精彩小说尽在华文经典!手机版

华文经典 > 悬疑惊悚 > 野狐1段实战

野狐1段实战

亦有所思 著

悬疑惊悚连载

《野狐1段实战》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萧笙丹讲述了​萧笙道: 假如丹朱是一个坏那个叫放齐的大臣为何撒谎说他是一个好人?豆儿低下无精打采地唔了一已经完全放弃了猜直到今天才发自己原来这么笨我且问假如这个兰皋寺要选一个人做住持方入选者有四个一个是圣人孔另一个是大德高第三个人是山下的胡老第四个人是公子你想选谁做方丈灰茸茸的小爪子毫不犹豫地指着萧为何选我?论品我不如孔子;论佛我不如高僧;论厚我不...

主角:萧笙,丹朱   更新:2025-09-30 13:54:2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萧笙道: 假如丹朱是一个坏人,那个叫放齐的大臣为何撒谎说他是一个好人?

豆儿低下头,无精打采地唔了一声,已经完全放弃了猜想,直到今天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笨

我且问你,假如这个兰皋寺要选一个人做住持方丈,入选者有四个人,一个是圣人孔子,另一个是大德高僧,第三个人是山下的胡老汉,第四个人是公子我,你想选谁做方丈

灰茸茸的小爪子毫不犹豫地指着萧笙。

为何选我?论品德,我不如孔子;论佛法,我不如高僧;论厚道,我不如胡老汉;而且公子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君子。

豆儿小小的眼睛亮亮地看过来,分明在说选你的原因只有一个。

萧笙抱起豆儿你之所以选我,因为我们是亲人,因为我对你好,因为我们在一起很开心,很快活对不对?

哪怕我杀人放火,坑蒙拐骗,负尽了天下人,在你眼里也是好人,对不对?

唔小家伙拼命地点头,亲昵地蹭了蹭萧笙的脸颊。

这就是人心,谁对我好,谁就是好人。谁给我好处,我就推荐谁。

唔,豆儿恍然大悟。那个叫做放齐的大臣之所以推荐丹朱,其真正的原因在于,丹朱一旦成为天子,他会得到许多好处。

倘若这个推断成立,又意味着一件事,尧帝发现自己的儿子私下结交大臣,倘若这个推断也成立,还会说明一件事,这个儿子想早一点成为天子。

唔,这一句话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的儿子私下结交大臣就代表着他想早些成为天子?

萧笙嘴角一挑,缓缓地说道: 刚才假设尧帝的儿子丹朱是一个坏人,那么,如果丹朱是一个好人呢?这就意味着大臣放齐没有说假话,说假话的人是尧帝,对不对?

丹朱是尧帝的儿子,作为父亲,为何要诬蔑自己的儿子又顽固又蠢笨?

豆儿翻了一个白眼,拉了拉萧笙的袖子。

适才我们举例说要选一个人做兰皋寺的住持方丈。如果你想推荐我,总要找一个看起来光明正大的理由,让别人相信你没有私心的理由。你能找到么?

唔,豆儿摇了摇头。

人类却找到了一个办法,只不过绕了一个弯,简而言之,在圣人孔子,大德高僧,胡老汉和我这四个人里,你要么证明我能行,要么证明他们三人不行。

唔,豆儿目露精光,对呀在这四个人选里有三个不合适,剩下的那一个人岂不就自然而然地合适了么?

你可以说圣人孔子年龄太大行动不便,你可以说那个得道高僧不是本地人不熟悉具体事务,你可以说山下的胡老汉不认识字怎么可能做得了方丈。

豆儿点头不已,人类好虚伪,明明只是一张纸,写上了字便可以拿出去骗人,仿佛读了书就能给驴耳朵插上状元及第的红花。

尧帝是丹朱的父亲,大臣们举荐他的儿子当下一任天子,这岂不等于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一件好事,尧帝为何要反对呢?因此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尧帝不喜欢这个儿子,或者认为丹朱当不了这个天子,或者不适合做这个天子,所以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天子无情,在权力面前,所有人和事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

权力有那么美妙么?豆儿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和唐诗宋词相比,这史书也太难懂了些。

这二十二个字里就有答案。

豆儿连忙又看向那一段文字,翻来覆去看了两三遍也没有找到,不禁茫然地摇了摇头。

萧笙笑了笑那个叫放齐的大臣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丹朱——开明,开明是何意?好听一点的说法叫通情达理,能听得进去不同意见,难听一点的说法就是此人毫无主见,比较听话。

尧帝评价丹朱也用了一个词——顽凶,顽凶即形容一个人蠢笨无知不顺从,喜欢和人争辩争斗。说穿了就是三个字,不听话。

豆儿心生疑惑,看向萧笙唔了一声。

你也发现了?大臣放齐举荐丹朱的理由是他听话,尧帝放弃丹朱的理由是他不听话。很自相矛盾对么?

你有听话的时候,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不是么?

豆儿听得似懂非懂,仿佛答案就在眼前,却偏偏抓不住。

听话可以分为好几种,比如听谁的话?比如什么时候听话?比如在什么事情上他会听话?

豆儿吱吱叫着,不停地拍着萧笙的手掌。它终于听明白了。丹朱听大臣的话,却不听自己父亲尧帝的话。按萧笙的解释并不难猜出真相,这个丹朱私下里已经和大臣勾结在了一起。

突然想起一个疑点,不由坐直了身子,小爪子指向史记又指了指屋顶,然后再指向萧笙,最后指向地面,吱吱唔了好几声。

你说尧舜禹的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这些对话,编写史记的人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

唔萧笙之前给自己讲过许多历史典故,尧舜禹距今少说也得几千年,编写者如何得知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说不定随手一写罢了。

萧笙指向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话太史公在写这篇文章时特意注明,在他之前已经有许多书籍都记载了尧舜禹的故事,他还曾经游历到尧舜禹的故乡,听到了许多古老传说,太史公发现这些传说和书上的记载大体相同。所以基本可以断定,尧舜禹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

豆儿摇了摇头,传说就是真的么?

萧笙看到豆儿用摇头来表示反对,不仅毫不生气,反而十分高兴,不由来了兴致,继续说道: 以刚才那句话为例,大臣举荐丹朱时为何不说此人温存,善良,为何不说此人勇猛,聪慧。偏偏说了一个开明?

唔。

赞美一个人的词汇那么多,为何非要用『开明』二字?

唔,豆儿低头沉思。

适才公子我也有言在先,这第三种读书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为真相,更有可能是猜测。

唔,公子好狡猾,正话反话全让他说了。

因此,丹朱极有可能和尧帝存在分歧,所以尧帝才不喜欢他,当然不会同意丹朱成为太子。

前几天你读《论语》,里面有一个让孔子特别喜欢的人,他叫颜回。这个颜回被后世文人称为圣人。然而奇怪之处在于,此人一生什么事都没有做,没有做学问,没有抵御外敌,没有富国安邦,从未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利国利民之事。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世人偏偏都说他是圣人。颜回和山下的胡老汉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识字。胡老汉种庄稼,交税赋,还常常帮助别人,然而却比不过一事无成的颜回。

唔莫非一个人只要认字, 只要穷,就可以成为圣人么?

孔子门下有许多真才实学之人,然而没有一个人可以和颜回这个什么事都不做的人相提并论。孔子最喜欢他,你猜猜是何缘故?

豆儿歪起小脑袋想了想, 刚才还在说尧帝和丹朱,怎么突然又说到了颜回, 萧笙岂会如此乱说,想到此处突然明白过来,小爪子急不可待地指向了书中一处文字。

萧笙一看不由大笑,因为豆儿所指之字恰恰是开明二字豆儿真聪明,的确如此,因为颜回最听话。随即宠溺地摸着豆儿的头, 世人都喜欢听自己话的人,孔圣人也不能免俗。

豆儿突然想起无数次淘气的情形, 无数次气得萧笙哭笑不得,不由得唔唔两声, 伸出小爪子顺了顺萧笙的衣襟。

这第三种读书之法极有可能是一种错误之法,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去读书, 所有正义都不值一提,所有良知都不堪一击。然而人间始终有正义, 始终有良知所以,美与丑, 善与恶,正如天与地,阴与阳一般,实为同生共体,形影不离。

萧笙把论语,史记, 诗集拿到手中,柔声说道: 所以这三类书应当交替而读。

他先把《论语》放在桌上这是人间的幻想和奢望, 然后把《史记》放在中间这里有人间的阴暗和虚伪,最后把诗集放在右侧这是人间的美好和悲伤。

只读圣贤,会变成傻子。

只读史书, 会变成小人。

只读诗词,会变成眼泪。

萧笙的手指轻轻地从这三本书上一一划过,幽幽说道: 这三种书加起来才是人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